联系我们:186 6505 3298
在进行整车NVH仿真分析时,一般可通过TPA将整车响应分解为各个路径的力与传递函数的乘积之和,从而识别出贡献量占优的路径,然后结合项目初期制订的子路径级别的目标(如输入力目标、传递函数目标、柔度目标(动刚度相关))来判断这些贡献占优路径的力、传递函数、柔度问题。例如,项目初期定义了粗糙路面路噪目标,整车粗糙沥青路50km/h巡航,车内总声压级(结构传递部分)不超过65dBA,分解到各个路径的输入力目标为50Hz以内不超过10N、50Hz~200Hz不超过1N,另外还有柔度或者动刚度目标,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。当TPA分析中发现贡献量占优路径的输人力超过10N或者IN指标时,就需要分析这个输入力超标的原因了。造成输入力偏高的原因可能有:第一,载荷本身偏高;第二,路径上的零部件模态被激励产生了共振,放大了输入力;第三,隔振元件刚度不合适或被动侧动刚度偏低、隔振效率不够。假设为某路径的
输入力、ki为某路径上的动刚度,di为该条路径主、被动两侧的位移差值,那么就有Fi=ki·di
当刚度一定的时候,输人力与主、被动侧相对位移决定该路经的整大力大业。当主、教动()法造瓷财度自苗慶上存在模态被激励时,古就会变大,从而造成Fi变大。因此,当发现某务该兴务福天时、就需要关注在该率附近输人力是一直都高还是处子峰值附近,如果是峰那么就属于模态被激励的共振问题,此时就需要使用模态贡献量来识别这些关键模态。
本篇内容取自HyperWorks进阶教程系列的《OptiStruct结构分析与工程应用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立即删除。
电话:186 6505 3298 邮箱:gaolu@icae.com.cn 地址:广东省-广州市-天河区 天河北路663号机械研究所8栋9层
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