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:186 6505 3298
疲劳分析按疲劳寿命可大致分为高周疲劳、低周疲劳及无限寿命疲劳。当疲劳寿命小于10*次循环时,称为“低周疲劳”;大于10*次小于10*次循环时,称为“高周疲劳”;大于10*次循环时称为“无限寿命疲劳”。本章详细介绍高周疲劳的分析流程,以及在OptiStruct中进行高周疲劳分析的相关设置。
SN曲线
SN 曲线的表达式为
St=SRI(Nf)b
式中,S,为应力范围;SR1为疲劳强度系数;N为循环数;6为疲劳强度指数。在双对数坐标中SN曲线为直线。
在疲劳试验中,当应力范围小于某一个值时,疲劳试件将不会破坏(>10°),该临界值称为“疲劳极限”。在考虑疲劳极限后,SN曲线如图22-1a所示。定义该SN曲线时,只需给定 SR,、b及疲劳极限即可。
在疲劳试验中,有时候一段直线并不能完全通近试验曲线,这时可采用两段曲线来通近,如图22-1b所示。在定义两段SN曲线时,需给定 SR,、b,、b,、转折点疲劳寿命及疲劳极限。OptiStruct通过 MATFAT 卡片设置SN曲线。
图 22-1 SN 曲线
a)一段式SN曲线 b)两段式SN 曲线
疲劳载荷历程
疲劳分析中有两种载荷类型,一种为载荷叠加,另一种为载荷序列。以图22-2所示的悬臂梁为例,展示这两种载荷。
1)载荷叠加。在某工况下,载荷尸与F同时作用于悬臂梁,其中,F的载荷历程为(t),F,的载荷历程为人(t),则称与F,为叠加载荷。载荷看加在疲劳分析中的实现方式为:创建SUBCASE1施加1个单位力的竖向载荷,得到应力σ;创建SUBCASE2,施加1个单位力的水平载荷,得到应力将这两个载荷历史叠加,得到最终用于疲劳计算的载荷历史,即σf(t)+o(t)。
在OptiStruet中,通过FATEVNT引用两个 FATLOAD,每个FATLOAD引用一个 SUBCASE 来实现这个叠加载荷。卡片逻辑关系如图 22-3a所示。
2)载荷序列。当在0~t,时间间隔内施加下,在,~时间间隔内施加F时,称F,和F为“载荷序列”。最终用于疲劳分析的载荷历史为|(L),(L,)|,即将两段应力历史首尾相连。在 OptiStruct中创建两个 FATEVNT,每一个 FATEVNT引用一个FATLOAD,每一个FATLOAD 引用一个 SUBCASE,最后创建一个FATSEQ引用这两个FATEVNT 即可。卡片逻辑关系如图 22-3b 所示。
图22-3 疲劳分析载荷历程卡片逻辑关系
本篇内容取自HyperWorks进阶教程系列的《OptiStruct结构分析与工程应用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立即删除。
电话:186 6505 3298 邮箱:gaolu@icae.com.cn 地址:广东省-广州市-天河区 天河北路663号机械研究所8栋9层
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