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:186 6505 3298 

公众号二维码
新浪微博二维码
百家号二维码
仿真技术
仿真技术

OptiStruct结构分析与工程应用:实例——建筑物的冲击响应

来源: | 作者:ALTAIR | 发布时间 :2024-05-16 | 405 次浏览: | 分享到:

木例演示响应谱分析的过程,并将响应谱分析的极值与瞬态分析的精确解进行对比。本侧包。两个文件:bidimg MTRAN.femn及 building_RSPEC.fem,分析同一个由梁单元搭建的建筑物餐如图 9-6 所示。模型底部四个脚点固定于地面,承受来自地面的冲击激励。

 

建筑物的冲击响应 

9-6 建筑物框架模型及输入载荷

 

用于对比的瞬态分析文件 building_MTRAN.fem已设置完毕,可直接提交至 0plistnue 进行#算。模型采用SDAMPING类型阻尼,模态阻尼比为5%:激励为沿X方向的基础位移冲击,载荷线如图9-6右上角的 SPCD曲线所示。模型中定义的响应输出点为集合e1,包含1号基础节点51号、54号、57号、60号、63 号上层节点。瞬态分析中采用了PARAM,ENFMOTN,REL,以输出各节点相对基础的位移。

 

用手响应谱分析的文件为building_RSPEC.fem,模型中已设置材料属性、边界约束 SPC,模态分析算法EIGRL,以及模态阻尼比为5%的SDAMPING阻尼。分析所需的响应谱曲线已采用系统仿真软件 Allair Compose计算生成,并包含于模型文件中。如图9-6右下角所示,阻尼比为0.01 的响应谱曲线编号为101,阻尼比为0.1的响应谱曲线编号为102,它们是与图9-6右上角瞬态载荷相对应的位移响应谱曲线。

 

本例的响应谱分析还需要进行的设置包括定义响应谱曲线组DTI,SPECSEL,定义冲击方向与响应组合的RSPEC卡片,以及设置响应谱分析工况。

 

Step 01使用HyperMesh 导人 building_RSPEC. fem 文件确认模型中包含下列信息:1条TABDMP1曲线,阻尼类型为CRIT,阻尼比为5%;两条TA-BLED1曲线,可在Curve Editor 中看到图9-6所示的响应谱曲线。在GLOBAL_OUTPUT_REQUEST 中已定义位移响应输出。包含两种格式:一种为PUNCH的文本格式,输出集为set1;另一种为 h3d输出格式,输出集为 ALL。

 

Step 02 设置位移响应谱。

在模型浏览器中右击并选择Create->Load Collector。将Name 改为“RS_disp”;Card Image 项选择 DTI,如图 9-7 所示。.TYPE 选项设置为D,表示定义的是位移响应谱:DTITIDNUM设置为2,表示输入的该组响应谱包含两条响应谱曲线;单击图标,添加名为“RS_D0.01”和“RS_DO.1”的两条曲线,并填写对应的阻尼比数值。

 

Step 03 设置激励及响应叠加方式。

-在模型浏览器中右击并选择 Create->Load Collector。将Name改为“RSPEC”;Card Image 项选择 RSPEC,如图 9-8 所示,确认 DCOMB字段为 ALG,MCOMB 字段为 ABS。

 

设置RSPEC_NUM_DTISPEC的数值为1,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名为“RS_disp”的DTI卡片;设置放大系数SCALE为1.0;设置基础冲击方向X(0)=1.0,即X方向。

 

建筑物的冲击响应 

9-7 定义一组响应谱曲线

 

建筑物的冲击响应 

9-8 定义响应谱分析的激励及响应叠加方式

 

Step 04创建响应谱分析工况。在模型浏览器中右击并选择 Create->load Step。命名为“RSA”,Analysis type 设置为其他设置如图9-9所示。

 

Step05提交OptiStruct求解

Analysis 面板单击 Opti-Response spectrum ,Simnuc 按钮提交求解,也可以导出新的.fem文件,使用 Hyper-Works Solver Run Manager 对话框提交求解。

 

Step06使用HyperWorks Solver Run Manager对话框提交Step 06building_MTRAN.fem 文件进行瞬态分析求解。

 

建筑物的冲击响应 

9-9响应谱分析的工况设置

 

1)使用HyperGraph打开building_MTRAN.h3d文件,查看瞬态响应分析的结果。如图9-10所示,绘制了建筑物在setl集合(5个节点)X方向的瞬态位移响应。

 

建筑物的冲击响应 

9-10 建筑物的瞬态分析:位移响应(X方向)

 

(2)使用 HyperView 打开 building_RSPEC.h3d文件,查看响应谱分析的整体极值估计。图9-11所示,绘制了建筑物在受到X方向基础冲击时每个节点的最大位移响应。同时可以PUNCH 文件中读取冲击激励下set1 集合中节点的最大位移值。

 

建筑物的冲击响应 

9-11 建筑物的响应谱分析:位移响应(X方向)

 

3)将瞬态分析与响应谱分析的位移峰值进行比较,见表9-5

建筑物的冲击响应 

9-5 位移解:态分析对比响应谱分析

 

可以看到,响应谱分析得到的仅是一个近似结果,它与瞬态分析的极值在同一个数量级,但是存在一定的误差。

 

本篇内容取自HyperWorks进阶教程系列的《OptiStruct结构分析与工程应用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立即删除。

软件教程
更多
建模与可视化
建模和可视化
近期发布文章
更多
设计、制造和专业解决方案
设计、制造和专业解决方案
云和HPC解决方案
云和HPC解决方案
数据分析及物联网解决方案
数据分析及物联网解决方案​
免费试用申请
助力企业数智化转型,打造仿真新业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