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:186 6505 3298 

公众号二维码
新浪微博二维码
百家号二维码
仿真技术
仿真技术

OptiStruct考虑损伤的黏胶模型

来源: | 作者:ALTAIR | 发布时间 :2024-06-19 | 305 次浏览: | 分享到:

在考虑损伤后,黏胶单元恢复力同开口位移的关系为

OptiStruct考虑损伤的黏胶模型 

 

式中,T为x、y、方向上的分力k,为x、、=方向上的初始弹性刚度d,为、y、z三个方向上的开口位移”为黏胶单元z向的初始厚度,可以通过截面属性定义,也可从几何上识别D为黏胶单元的损伤。

 

损伤分为损伤的萌生和损伤的演化两个阶段。损伤的萌生准则可通过DMGINI卡片定义,损伤的演化准则可通过 DMGEVO卡片定义。最终的材料定义通过MCOHED、DMGINI、DMGEVO卡片组合完成。

 

1. 损伤的萌生

黏胶材料损伤的萌生有四种准则,分别介绍如下

1)线性应变准则。其表达式为

OptiStruct考虑损伤的黏胶模型 

 

式中,8、d,分别为x、y、=方向的应变及开口位移€.、8、8分别为x、y、=方向上的许用应变为黏胶单元的初始厚度。

 

线性应变准则可通过设置DMGINI卡片上的CRI=MAXE激活,6、6、6_通过 v1、v2、v3定义

 

2)线性应力准则。其表达式为

OptiStruct考虑损伤的黏胶模型 

 

式中,k、d分别为x、y、=方向的初始刚度及开口位移σ.、σ、σ_为材料常数,表示损伤萌生时x、y、z三个方向的临界应力“。为黏胶单元的初始厚度。

 

线性应力准则可通过设置 DMGINI卡片上的 CRI=MAXS 激活,σ、σ、σ_通过 1、v2、v3定义。

 

3)二阶应变准则。其表达式为

OptiStruct考虑损伤的黏胶模型 

 

式中,d分别为x、y、方向的应变及开口位移8、、8_为材料常数,表示损伤萌生时*、1、三个方向的临界应变”。为黏胶单元初始厚度。二阶应变准则可通过设置DMGINI卡片上的CRI=QUADE活,8、8、6_通过 v1、v2、v3定义。

 

4)二阶应力准则。其表达式为

OptiStruct考虑损伤的黏胶模型 

 

式中,k、d,分别为x、)、:方向的初始刚度及开口位移;0…、σ”、0为材料常数,表示损伤萌生时x、、:三个方向的临界应力;"为黏胶单元的初始厚度。

 

二阶应力准则可通过设置 DMGINI 卡片上的 CRI=QUADS 激活,σ„、“„、σ,通过 v1、v2、v3 定义

 

2. 损伤的演化

损伤的演化可基于开口位移定义,也可基于能量的观点定义,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

 

(1)基于位移的损伤演化准则

基于位移的损伤演化按照其表达式形式又可分为两种,一种是线性损伤演化,其损伤的表达

OptiStruct考虑损伤的黏胶模型 

 

一种为指数形式的损伤演化,其表达式为

OptiStruct考虑损伤的黏胶模型 

 

式中,d为加载过程中的最大开口位移;d,为损伤萌生时的开口位移;4为损伤为1.0时的最大开口位移;α为指数因子;d.、d,、d,为x、、:方向的开口位移。

 

基于位移的损伤演化准则可通过DMGEVO卡片上的TYPE=COHDISP激活,SHAPE=LIN/EXP分别对应线性损伤演化和指数形式损伤演化,ALPHA定义指数因子,W1为损伤萌生时的开口位移d.

 

(2)基于能量的损伤演化准则

基于能量的损伤演化按其表达式形式又分为线性和非线性。

1)线性损伤演化准则可表示为

OptiStruct考虑损伤的黏胶模型 

 

式中,7为损伤萌生时的恢复力G,等效于裂纹扩展的能量释放率。在单一模式下,G为相应的单一模式能量释放率。在混合模式下,G有两种等效算法,一种为幂指数型,其表达式为

OptiStruct考虑损伤的黏胶模型 

 

式中,G、G、G为三类裂纹扩展的能量释放率,为材料参数;d为等效开口位移;d、d,、d,为三个方向的开口位移分量。

另一种为 BK 模型,表达式为

OptiStruct考虑损伤的黏胶模型 

 

式中7为当前等效恢复力G为损伤萌生时的应变能。非线性损伤演化按G.的表达式形式分为幂指数型和BK模型。对于指数型,G可通过以下表达式得到

 

OptiStruct考虑损伤的黏胶模型 

 

式中,G、G、Gm为材料参数,表示三类能量释放率;G、G、G为当前能量释放率。对于 BK模型,G可采用式(16-58)得到。

 

基于能量的损伤演化准则可通过DMGEVO卡片上的TYPE=COHENRG激活,SHAPE=LIN/EXP分别对应线性损伤演化和非线性损伤演化,MMXFM为G的计算模式,MMXFM=BLANK/1/2分别对应单一模式、幂指数模式及 BK模式。可能出现的组合如下。

lSHAPE=LIN,MMXFM=BLANK,G直接由W1设置。

lSHAPE=LIN,MMXFM=1,ALPHA为指数,W1、W2、W3分别为开口、滑移、撕裂裂纹能量释放率。

lSHAPE=LIN,MMXFM=2,ALPHA为BK表达式幂指数,W1、W2、W3分别为开口、滑移、撕裂裂纹能量释放率。

lSHAPE=EXP,MMXFM=BLANK,G直接由W1设置。。SHAPE=EXP,MMXFM=1,ALPHA为幂指数,W1、W2、W3分别为开口、滑移、撕裂裂纹能量释放率。

lSHAPE=EXP,MMXFM=2,ALPHA为BK表达式指数,W1、W2、W3分别为开口、滑移、撕裂裂纹能量释放率。

 

本篇内容取自HyperWorks进阶教程系列的《OptiStruct结构分析与工程应用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立即删除。

软件教程
更多
建模与可视化
建模和可视化
近期发布文章
更多
设计、制造和专业解决方案
设计、制造和专业解决方案
云和HPC解决方案
云和HPC解决方案
数据分析及物联网解决方案
数据分析及物联网解决方案​
免费试用申请
助力企业数智化转型,打造仿真新业态!